新华社加沙9月23日电 中东战地手记|和平才是真正的“救命药”
新华社记者 黄泽民 赵伟宏
在加沙城西部的流离失所者营地,65岁的马希尔·马斯里坐在医疗点等待领取胰岛素。“两天内,我跑了4个医疗点找胰岛素,却都空手而回。”马斯里告诉新华社记者,“每次去,都被告知药物用完了,我实在不知该怎么办!”
7月1日,在加沙城希法医院的透析室,一名工作人员查看设备。新华社发(里泽克·阿卜杜勒贾瓦德摄)
苦等数小时后,这位老人还是没有获得治疗,只能返回临时帐篷。对他来说,即使拿到胰岛素也发愁,因为如何储存也是难题。“帐篷里没有冰箱,也不通电,根本没有保存条件。”马斯里满脸愁容。
战机轰鸣,轰炸随时来临,边境封锁,物资奇缺……在加沙冲突中,身体健全的人尚且吃不饱饭、朝不保夕,不得不四处逃命,对于马斯里这样的长期病患来说,处境更是艰难。
糖尿病人需要时常监测、精准用药,而持续不断的炮火、物资短缺和频繁的流离失所使得定期细致的治疗成为奢望。8月发布的一份联合国报告显示,加沙地带约7.1万名糖尿病患者依赖胰岛素治疗,而当前胰岛素库存很低。此外,监测血糖水平的设备也完全断供。
4月17日,在加沙城一处药品仓库,一名工作人员对药品进行分类。新华社发(里泽克·阿卜杜勒贾瓦德摄)
“患者正面临灾难局面。”加沙城糖尿病医生穆罕默德·赛亚姆告诉记者,“我们看到患者在减量用药、使用变质或过期胰岛素,甚至停止注射,这如同慢性中毒。有些患者因身体无法承受代谢失衡,突然在街头或帐篷里昏倒。”
很多和马斯里类似的加沙慢性病患者都会陷入这样缺医少药、无法规律治疗的境地。战争正以另一种方式夺去更多人的生命。
55岁的乌姆·伊斯兰·达达赫患肾衰竭多年,一直依靠定期透析维持生命。她目前住在加沙城希法医院附近一处避难营地,加沙医院超负荷运转让她的透析治疗时断时续,她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。“平时每周透析三次,现在(医院)缺燃料,我也断了治疗。”她声音微弱地说,“上周只做了一次透析。我们只能吃扁豆充饥,贫血症状日益加重,疼痛持续不断。”
达达赫的绝望背后,是处于崩溃边缘的加沙医疗系统。“加沙城希法医院和阿赫利阿拉伯医院不断涌入伤者,他们躺在过道、楼梯间,医院已经超负荷运转。”联合国报告这样描述当地的医疗状况。
这是4月17日在加沙城拍摄的一处药品仓库。新华社发(里泽克·阿卜杜勒贾瓦德摄)
而以色列持续严酷的封锁导致医疗物资短缺。一份联合国报告指出,边境检查点的审查工作因限制措施延误。许多物资如辅助设备、重症监护病床、冷冻设备、冷链药品、麻醉机等均被拒入境。与此同时,燃料短缺是加沙地带约230个仍在部分运转的医疗点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。对马斯里和达达赫这样的长期病患来说,任何一条限制措施都可能是生与死的区别。
以方封锁还造成饥饿现象蔓延。以色列外交部22日发表声明说,以方将阻止向加沙地带运送人道主义物资的“全球坚韧船队”抵达加沙地带。联合国有关机构8月22日发布报告说,巴勒斯坦加沙地带超过50万人正陷入饥荒。这是中东地区首次被正式确认发生饥荒。
15岁的塔梅尔·肖海贝尔因严重营养不良引起并发症,日前在加沙地带中部代尔巴拉赫的阿克萨烈士医院去世。医院发言人哈利勒·迪克兰说,肖海贝尔自出生就患有慢性病,但由于药品和食物严重短缺,他的病情急剧恶化。
7月25日,在加沙城一处避难所,一名女子怀抱营养不良并患病的儿童。新华社发(里泽克·阿卜杜勒贾瓦德摄)
“这绝非个例!儿童死亡人数激增的现象本可避免——只要他们能获得最基本的医疗和营养支持。”迪克兰说。
肖海贝尔去世后,伤心欲绝的母亲抱着极度消瘦的儿子,为没法给孩子吃上一张大饼而自责。
战争摧毁了加沙巴勒斯坦人的生活,对他们而言,和平才是真正的“救命药”。
6月2日,在加沙城一所医院里,一名儿童正在接受治疗。新华社发(里泽克·阿卜杜勒贾瓦德摄)
伯乐配资-伯乐配资官网-配资实盘网-正规实盘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